| 指标名称 | 文献数量 | 功能简介 | 
| insulin | 2712 |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CHD),有共同的危险因素,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 
| C-ReactiveProtein/CRP | 1708 | Log(e)CRP浓度与缺血性血管病死亡率呈线性关系。CRP浓度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血管死亡率、癌症和肺癌的死亡风险相关。 | 
| ApolipoproteinB/Apo B | 717 | 载脂蛋白B(Apo B)(一种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的升高与心脏事件的增加有关。载脂蛋白B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 | 
| ACE/CD143 | 563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被用于治疗动脉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被用于冠心病(CAD)患者的治疗,因为实验数据表明这些药物具有抗缺血作用。 | 
| IL-6 | 417 | IL-6是一种上游炎症标志物,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癌症死亡率独立相关。 | 
| ApolipoproteinE/Apo E | 315 | 载脂蛋白E,与脂蛋白合成和代谢有关,被认为是冠心病的候选基因之一。关联分析发现,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相关。 | 
| TNF-α | 306 | 低度炎症可能在冠心病(CHD)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促炎细胞因子TNF-α与冠心病风险相关,呈近似对数线性关系。 | 
| Adiponectin/Acrp30 | 252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提高脂联素水平的干预措施被认为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耐量,并可能预防冠心病的一种手段。脂联素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外源性脂联素给药可防止载脂蛋白E缺乏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 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9 | 233 |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相关。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中度终生降低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的显著降低有关,即使在非脂质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高患病率的人群中也是如此。 | 
| LDLReceptor/LDLR | 228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该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 
| IgG | 203 | 冠状动脉心脏病(CHD)与肺炎衣原体(Chlamydophila)抗体之间相关。 | 
| von WillebrandFactor/vWF | 192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中起着关键作用。vW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期间通常升高,vWF释放的程度是这些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各种证据表明,vWF不仅是心肌梗死的标志物,而且在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 PAI-1/Serpin E1 | 177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冠心病中水平升高。 | 
| Leptin | 157 | 瘦素(Leptin)是一种脂肪因子,可刺激氧化应激、炎症、血栓形成、动脉僵硬、血管生成和动脉粥样硬化。这些瘦素诱导的效应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 t-PlasminogenActivator (tPA) | 120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凝血和纤溶的激活可能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有关。tPA水平与冠心病事件显著相关。 | 
| ApolipoproteinA1/Apo A1 | 107 | 载脂蛋白A1,Apo A1和Apo B是简单的临床指标,apo B/apo A1比值与超重和肥胖患者冠心病密切相关。Apo B/apo A1比值可为鉴别诊断提供有用信息。 | 
| Cortisol | 107 | 皮质醇。普遍认为慢性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引起心脏病。其中皮质醇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中的一员,收到关注。 | 
| Cystatin C | 97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循环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相关。 | 
| IgA | 97 | 肺炎IgA抗体与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风险呈正相关。 | 
| TSH | 96 | 甲状腺刺激激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已被发现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血清TSH升高与女性冠心病死亡率增加有关。 | 
| VEGF | 9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 | 
| IL-1β | 88 | 拮抗白细胞介素-1β,可降低有心肌梗死病史和全身炎症迹象的患者的冠心病 | 
| C-peptide | 78 | C肽,是普通人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C肽升高与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的发生有关。它可以比空腹血糖受损更早预测冠状动脉事件。 | 
| MCP-1/CCL2/JE | 77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浆MCP-1水平与外周动脉疾病和冠心病发病风险相关。 | 
| P-Selectin | 76 | P-选择素,中国汉族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水平升高。P-选择素水平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 
| IL-10 | 73 | 冠心病患者IL-10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 Endothelin 1/ET-1 | 72 | 内皮素-1,是一种血管收缩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 | 
| E-Selectin | 70 | E-选择素多态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CAD)的独立危险因素。 | 
| myeloperoxidase/MPO | 70 | 髓过氧化物酶(MPO)是一种储存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嗜蓝颗粒中的酶,在炎症过程中释放到细胞外液中。髓过氧化物酶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作为斑块不稳定性的可能标志物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有用临床工具。 | 
| MMP-9 | 64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动脉斑块破裂中具有潜在作用。在一般人群中,血清MMP-9与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 IL-8/CXCL8 | 59 | 白细胞介素-8(IL-8)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冠心病(CHD)发展中的关键趋化因子,其作用是多样的,可作为评价他汀类药物疗效和阐明冠心病治疗病理学的一个指标。 | 
| IgM | 58 | 循环中低水平的IgM抗MDA低密度脂蛋白与临床冠心病发展相关。 | 
| Bcl-2 | 57 | B细胞淋巴瘤2,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和自噬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两种形式,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它们分别被几种不同并互作的途径激活,包括beclin1-Bcl-2/Bcl-xL复合物、mTOR、TRAIL、TNF -α, 内质网应激与细胞核p53通路。 | 
| Angiotensinogen/AGT/SerpinA8 | 56 | 血管紧张素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单倍型与冠心病相关。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235多态性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其冠心病风险增加约2倍。 | 
| Resistin | 56 | 抵抗素,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 
| Antithrombin-III/Serpin C1 | 51 | 抗凝血酶III(AT-III),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具有预测价值,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 
| sICAM-1/CD54 | 49 |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型,在冠心病组,sI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冠心病风险显著相关。 | 
| Transferrin/TF | 44 | 转铁蛋白,其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可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风险。 | 
| Proinsulin | 43 | 胰岛素原,浓度升高可预测冠心病引起的死亡和发病率。 | 
| sVCAM-1/CD106 | 40 |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sVCAM-1与肥胖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直接相关。sVCAM-1与sICAM-1这两种粘附分子的高水平组合,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 
| Growth Hormone | 37 |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升高有关 | 
| IL-18 | 35 | 在健康的中年欧洲男性中,血浆IL-18水平被确定为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测定循环IL-18可能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事件。 | 
| IGF-1 | 27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生长激素(GH)作用的主要介质,是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的重要调节因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升高有关。IGF-1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IGF-1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 osteoprotegerin/OPG | 26 | 骨保护素,血清OPG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 SAA | 26 | 血清淀粉样蛋白A,高水平的SAA与冠心病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SAA浓度随着CHD的严重程度而增加。高水平的SAA可能通过增加CRP、纤维蛋白原、IL-6水平或降低HDL-C水平在CHD中发挥作用。 |